各院(部)及有关单位:
为加强通识选修课程(原全院任选课,以下简称通选课)的规范化管理,确保通选课开设的数量与质量,拟对我校通选课开展一次全面的梳理,同时依据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对原有通选课程库进行类别重置,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通识选修课程新申报
1.模块设置
根据人才培养需要,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分为六大模块:社会科学、哲学修养与伦理规范、艺术修养与运动健康、语言与跨文化沟通、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创新教育与创新训练。
2.申报指南
通识选修课程申报,以下列课程模块为参考指南,也可在6大模块范围内自主选题申报,每个院部新申报课程门数不超过7门。
社会科学类:经济学基础、政治经济学、博弈学、证券投资学、财政与生活、个人理财、会计学、财务管理、经济法、管理学、管理沟通
哲学修养与伦理规范类: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政治学
艺术修养与运动健康类:
语言与跨文化沟通类:高级英语、大学英语写作与翻译、职场英语、商务英语、国际交流视听说、中西文化比较、中国文化经典导修、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
科学进步与科学精神类:Access数据库应用、VB程序设计、Office高级应用、Python程序设计、现代统计方法、社会调查方法、大学物理、数学与数学文化
创新教育与创新训练类:商业模式创新
3.材料提交
课程开设单位填写《通选课程汇总表(拟新申报)》(附件1),并提交《山东工商学院通选课开课申请表》(附件2)和课程教学大纲。
4.课程审核及管理
学校组织专家对申报课程进行审核,凡不符合要求的课程不予纳入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库,不予开设。
二、课程核查
1.核查范围
截止2016年度,我校通选修课程库共计337门课程,分属人文社会科学类、法学政治类、外国语言文学类、理学工学类、经济学类、管理学类、创新创业类、艺术类、体育类等9类(详见附件3)。
2.核查原则
(1)通选课程的建设由课程开课单位负责。
(2)通选课程任课教师一般应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或硕士及以上学位。
(3)通选课程设置应有益于学生了解各学科最基本的知识领域和思维方法,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渗透;有益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身体和心理素质;有益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通选课程教学规范、质量要求等均与专业课的要求一致。
3.核查要求
(1)本次通选课程核查工作由学校教务处统一安排,由课程开课单位具体负责实施。
(2)对教学内容陈旧、开设意义不大的通选课程即停止开设,并由所属教学单位填写《通选课程汇总表(拟淘汰)》(附件1),由教务处汇总后统一从通选课程库中删除。
(3)对确应开设但课程内容需更新或任课教师需更换的通选课程,应及时进行相关调整工作,由所属教学单位填写《通选课程汇总表(拟整改)》(附件1),并重新提交《山东工商学院通选课开课申请表》(附件2)和课程教学大纲,由教务处汇总后统一进行审批备案。
三、类别重置
1.重置范围
本次通选课程类别重置工作须以前期通选课程核查工作为基础,面向核查后的全校所有通选课程。
2.重置要求
(1)本次通选课程类别重置工作由学校教务处统一安排,由课程开课单位具体负责实施。
(2)结合我校应用性人才培养工作,依据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要求,现将通选课程类别调整为社会科学、哲学修养与伦理规范、艺术修养与运动健康、语言与跨文化沟通、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创新教育与创新训练等6大模块。
(3)各教学单位需对本单位所有通选课程进行信息核实,确认其所属类别后填写《山东工商学院通选课程类别重置信息一览表》(附件4)。
以上要求提交的所有材料请于2017年4月17日(星期一)下班前由各单位统一报送教务处教学研究科。
四、重点强调
1.只有通过本轮审核或申报的通识选修课程方可纳入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库,并在2017年秋季学期开设。
2.本次通选课程核查及类别重置工作面向原课程库中已有课程和新申报课程。
教务处
2017年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