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院(部)、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发挥教学成果的引领激励作用,并积极做好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培育遴选工作,学校决定开展2025年校级教学成果奖申报推荐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
教学成果是指反映教育教学规律,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实用性,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明显效果的教育教学方案。申报范围为近年来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的优秀教学成果,成果形式包括教育教学研究的质量标准、实施方案、成果报告、数字化资源等。设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四新”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育教学数字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实践教学改革、教学管理与质量评价改革、素质教育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等9个类别。注重申报近年来形成的新形态教学成果,重点围绕影响本科人才培养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研究和实践取得的成果,重点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四新”专业建设、示范性特色学院建设、课程建设、创新创业教育、AI和教育教学数智化等方面的建设与改革成果。
二、成果要求
1.符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体现立德树人根本要求和时代精神;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学生受益为根本;理论与实践结合,体现创新性、应用性和实效性。
2.具有突出的育人价值和鲜明导向,教育理念先进,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学校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在教育教学理论或教学实践上有创新,在提高教学水平、教育质量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上有成效;具有示范性和指导推广作用,在省内外高等教育界有影响,并取得较高认同度。
3.成果完成以来应经过2年以上(特等奖和一等奖成果一般不低于4年)教育教学实践检验,效果突出、特色鲜明、可复制可推广。实践检验起始时间,以正式实施(包括试行)教育教学方案计,不含研讨、论证及方案制定的时间。今年申报的教学成果奖实践检验时间截至2024年12月31日。
4.申报成果原则上应是近年来国家、省或高校立项的教学改革立项的直接成果或其它相关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成果;
5.原则上每项成果主要完成人不超过5人,主要完成单位不超过3个。两个以上单位或个人共同完成的教学成果,由参加单位或个人联合申请,申报名额占用第一完成单位或第一完成人所在单位的推荐名额。
6.成果的主要完成人应直接参加成果的方案设计、论证、研究和实施全过程,并做出主要贡献。成果的主要完成单位应为成果主要完成人所在的单位,并在成果的方案设计、论证、研究和实践的全过程中做出主要贡献。一个主要完成人限报一项成果。
7.以往已获校级及以上级别教学成果奖的教学成果,在内容基本相同或无特别创新、无重大进展或新的突出成绩的情况下,不得重复申报。
三、申报条件
成果的申报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具有中级(含中级)以上职称,其中培育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的需具有正高级职称;
2.有省部级项目立项或其他成果支撑背景,并依托该项目已开展相关教改研究与实践的项目,包括教学改革项目、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等各类项目。
四、申报及评审推荐
1.个人申报
申报教学成果奖,需填写《山东工商学院教学成果奖申报书》(见附件1),每项申报成果填报的完成人原则上不超过5人(包括主持人在内)。两个以上单位合作完成的成果,通过第一完成单位和第一完成人申报。其中不确定的内容可空,比如项目级别、项目编号等。
2.单位推荐
1)各单位组成专家组,根据近几年学院(部等)教育教学改革和建设实际,基于近年来教学成果培育计划,认真研讨论证,确定本次本单位成果奖申报项目和申报人。
2)各单位推荐成果奖数量以本单位在编专任教师数10%为上限(具体限额见附件3),并将推荐出的成果排序,填写《山东工商学院2025年教学成果奖推荐汇总表》(见附件2)。
3.学校评审推荐
本届校级教学成果奖设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申报省级教学成果奖,将从本届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中择优推荐。
五、材料与提交
1.《山东工商学院教学成果奖申报书》(一式6份)。
2.《山东工商学院2025年教学成果奖推荐汇总表》(一式1份签字盖章)。
3.成果材料(一式1份,教学成果为教材的,提交1本/套样书)。
4.纸质材料交教务处教研科(办公楼105室),电话6903861,电子版材料发至教务处陈玲玲内部邮箱。
六、申报时间
提交材料的申报时间截至2025年3月3日(时间如有提前,另行通知),过期视为放弃申报。
附件:
1.《山东工商学院教学成果奖申报书》
2.《山东工商学院2025年校级教学成果奖推荐汇总表》
3.《各学院申报限额》
4.《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4年)
教务处
2025年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