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落实好第三次党代会报告重点任务和学校2018年工作要点布置的任务。
2.力争1项教学成果奖具备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资格。
3.加大力度推进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建设,迎接省教育厅中期检查。目前各专业(群)群建设进度不一,建设力度不够强,成果不够丰硕,总体成效不容乐观。要加大建设力度,依据省厅文件所列高水平专业(群)考核指标,在资金使用效率、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条件、教材、教学成果奖、教改项目、科研成果与科研项目等方面取得一批具有支撑作用的成果。
2018年全国高教处长工作会议上,教育部提出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即1万个国家级专业和1万个省级专业,实行专业三级认证。高水平专业(群)要争取国家级和省级专业认证。加强调研学习,适时启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4.以在线开放课程、混合课程、特色课程建设为重点,推进课程建设。2月6日在南京召开的2018年全国高教处长工作会议上,教育部提出实施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作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重要举措之一,计划到2020年认定建设1万门国家级和1万门省级一流线上线下精品课程,推动优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推动高等教育质量跃上新台阶。结合教育部课程建设的重大举措,我校要争取在课程建设方面有所作为,特别是在线课程建设。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必须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其中的核心专业,应建成1-2门。特色课程要把企业的管理架构、管理流程、操作规范、实际案例都开发成教材,避免教材脱离实际,落后于行业企业的发展。各学院要尽早安排,寻找合适的合作企业。
5.完成好体育课省立项教改项目,重视学生健全体魄,提高身体素质,不局限于体育技能教育,培养常态化体育锻炼意识和终身锻炼习惯,争取教学成果全省推广应用。
6.梳理规范教学管理制度,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上学期末,学生考试作弊,学生不服学校处理决定,提起申诉,学校申诉委员会成员认为在相关规章制度、处理程序等细节上存在瑕疵,反映出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要进一步建立他俩制度建设,坚持依法依规治教。本学期要举办2场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学习培训。
7.以规范课堂教学秩序为重点,抓好教风、考风、学风建设。教务处科室职能微调,实践教学科职能并入教务科,原实践教学科更名教学质量监督科,承担教学质量监控职能,强化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毕业论文、考试等教学运行各环节的检查,进一步提高质量管理水平。联合学生处抓好学生考勤、严格考场考试纪律;加强政策学习宣传,做好考试违纪作弊处分工作。
8.实验室建设。进一步推进西校区综合实验楼项目建设论证,按期完成2018年度政府采购实验室建设项目。
9.解决教务系统使用过程发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系统功能。
10.教学督导提前换届。二级学院(部)必须通过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教学督导推荐工作,按照政治素质高、教学效果好、副教授以上职称、有一定科研水平等条件,遴选新一届教学督导。教学督导不再分校、院两级,新聘教学督导均为校级督导。
11.推进专业布局与结构优化调整,本科专业数量调整优化在50个以内。
12.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新签一批产学研深度合作基地,将运行情况较好的教学与就业实习基地升格为校企产、学、研合作基地,把企业纳入人才培养过程,合作建设案例库、特色课程、合作开发教学科研项目等。产学研深度合作基地数量不一定要多,但一定要做实。
13.改变服务态度,转变工作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全面提升教学管理水平。一是试行“对接制”,科长点对点联系服务教学院(部),实行精准对接,及时沟通解决遇到的问题;二是允许、鼓励、支持教务处各科(中心)、各教学院(部)教学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岗位之间轮岗。
教务处
2018年3月6日